生物标志物发现,不同技术平台血浆蛋白质组学的系统性比较
血浆是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分子的丰富来源,反映了健康和疾病。由于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的潜力,近年来推动了血浆蛋白质组分析的兴起。然而,利用血浆蛋白质组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存在一些挑战。血浆蛋白质组跨越很宽的动态范围,一些生物标
血浆是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分子的丰富来源,反映了健康和疾病。由于其在生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的潜力,近年来推动了血浆蛋白质组分析的兴起。然而,利用血浆蛋白质组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存在一些挑战。血浆蛋白质组跨越很宽的动态范围,一些生物标
基因型(genotype)如何最终雕琢出千姿百态的生命表型(phenotype)始终是生命科学最令人困惑的篇章。我们知道,DNA序列的微小差异,如同文本中的错别字或标点变化,能够导致从眼睛颜色到疾病易感性的巨大不同。然而,从A、T、C、G的静态编码,到活生生的
一项近日发表在Science的工作开发新模型-RF2-PPI,结合深度的多序列比对(从30Pb基因组数据筛选超2万物种解析其蛋白编码相关信息[1]),“蒸馏”的互作训练(主要用AF2模型的互作结构域(domain)来训练)以及高效的架构(轻量化的RoseTTA
2023 年,《自然》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质,评估人体不同器官的“生物年龄”。研究人员对近 6000 人进行了分析,发现身体各个器官衰老的速度其实并不同步。约 20%的人至少有一个器官提前老化,而多器官同时老化的情况却非常罕见,仅占 1
2023 年,《自然》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质,评估人体不同器官的“生物年龄”。研究人员对近 6000 人进行了分析,发现身体各个器官衰老的速度其实并不同步。约 20%的人至少有一个器官提前老化,而多器官同时老化的情况却非常罕见,仅占 1
慢性乙型肝炎(CHB)是由乙肝肝炎病毒(HBV)持续感染引起的,肝脏在持续感染过程中产生疤痕组织的过程会导致肝纤维化,严重的可能导致肝硬化、肝衰竭、甚至是肝癌。
每个人都会变老,这是生命的必然规律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的人60岁依然精神矍铄,而有的人40岁就已经显露老态?为什么同一个人的心脏可能比肝脏“老”得更快?这些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问题,如今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。
植物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植物中所有蛋白质表达、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,植物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揭示植物生长发育、应对环境变化以及病害抗性机制等重要生物学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。
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靶向方法(如PCR和免疫测定法),其中实时定量PCR (qPCR)是金标准;免疫测定法便宜、快速,但通常不如qPCR灵敏,特异性也可能不如qPCR。但靶向方法仅能检测已知的病毒基因组片段或蛋白质。相比之下,宏基因组测序(mNGS)虽能无靶